解放军登陆舰演习前1天故障
- 传媒中国
指挥所里,一片焦虑的气氛。在刚刚结束的预演中,因海况恶劣,灵岩山舰展开吊桥时,右侧油缸突然断裂。明天上级组织的多兵种联合登陆演习将在这里打响,如果吊桥无法开启,两栖战车就不能顺利出舱,而时间紧迫,此时更换显然来不及。无奈之下,有人建议该舰退出演习。
“我建议使用单油缸开启吊桥!”这时,人称“帆缆通”的灵岩山舰帆缆区队长陈剑锋打破沉默,语出惊人。
这一大胆想法立即招致一片反对声。因为按照机械使用要求,开启吊桥时须双油缸同时工作。“单油缸工作从未有过,且太过于冒险,万一出了事,谁负责?”“到时吊桥如果打不开,那我们就在兄弟部队面前丢脸了!”一时间,争论纷纷,会议陷入僵局。
会后,编队首长专门找陈剑锋询问情况。他坚持己见,并愿意立下军令状。“倘若在战时,我们还能选择退出吗?为保证部队登陆成功,这个险,值得一冒!”最终,首长采纳了他的建议。
演练那天,天上战机呼啸,海面舰艇驰骋。“开大门,放吊桥!”随着T时刻到来,陈剑锋亲自操纵机械,在“轰隆隆”的机械声中,吊桥缓缓展开,两栖战车如猛虎出笼般扑向滩头一线……
敢于担当,不墨守成规,陈剑锋的底气从何而来?来自永无止步地学习、实践和思考。
直到现在,陈剑锋每天仍手不释卷,床头前那几十本厚厚的专业书被他翻毛了边。每次舰艇进厂,陈剑锋最喜欢与工人师傅们打成一片,拆机器、对图纸,讨论交流各种问题。
某型登陆舰在吊放小艇中,经常遇到升不到位、保险杠无法固定的情况。每次起吊,舰员不得不用手摇柄操作,不仅费时费力,而且存在安全隐患。
经过多次分析研究,陈剑锋大胆提出,将保险装置往下移10公分。对此,一位船厂老师傅毫不客气地说:“你开什么玩笑?机械仪器的设计、定型,都是经过专家论证和实际检验的,岂能随意改动?”
陈剑锋也不恼。能不能改,用事实说话。经过现场试验,技术人员确实发现小艇起吊存在问题。最终,厂方按照他的建议改装试验,结果发现,改进后的机械使用起来安全合理。
还不止这些呢!近年来,陈剑锋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思考琢磨,探索总结出的尾锚保险装置改进、二节吊桥工作油路改装等9项技术革新,全部在同类型舰艇中得到推广应用,得到了厂方领导和军代表的高度评价。由于成绩突出,陈剑锋先后3次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,1次被评为海军优秀士官标兵,荣立三等功3次,二等功1次。
一人技高不算好,全员过硬才完美。陈剑锋深知此理。这几年,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骨干上,悉心带出50多个徒弟,个个继承了他的衣钵,将“一摸清”“一撇准”等绝活全学到手。一次,支队举行帆缆专业比武。陈剑锋执意要让班员邓永春顶替自己参赛,舰领导说啥也不同意。
“打仗不能靠一人演‘独角戏’。如果我‘光荣’了,谁来补位?”性格随和的陈剑锋在这件事上态度坚决,不惜跟领导“顶牛”。
最终,徒弟出征,不负众望,摘得桂冠。事后有人问他,你就这么相信徒弟一定能拿好名次?
老陈憨憨地笑了,他有这自信。(滑停 侯瑞)
心声
心生双翼 自由翱翔
■陈剑锋
军人的荣光在精武中闪耀,青春的名片因拼搏而精彩。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,岗位也很普通,但认真工作时,我常感到自己似乎心生双翼,能够自由翱翔,那种快乐难以言说。信息化战场,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舞台。从第一次操纵帆缆的笨拙,到今天成为战友口中的“帆缆通”,是勤学苦练的钻劲和刻苦钻研的韧劲,为我插上实现梦想的翅膀。我想,只要每个人都勇于追梦,有一天,你也会自由翱翔于你的天地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