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建筑工地工人用“人脸打卡”

  • 传媒中国  

 

 

 

 

当很多高楼大厦里的白领还在使用“指纹打卡”时,厦门一个建筑工地已经在试点,给建筑工人安装更加先进的“人脸打卡”。

前天有消息称,中科院重庆一研究院成功研发“人脸智能支付系统”。其实,厦门也已经有多个领域尝鲜,引进智能“人脸识别”技术。

工人进出看摄像头“刷脸”

一身黝黑、一腿泥水的建筑工人,成为最早尝鲜者之一。“厦门已经有工地在试运行‘人脸打卡’。”昨天傍晚,导报记者获悉此消息后,赶到鹭江道某工地外。果然,该工地的“打卡”系统与众不同,工地铁门外有一个摄像头,工地内有一个电子屏幕,屏幕上显示,18:07,一名徐姓工人进出该铁门,名字留在了电子屏幕上,同时也留在了保安室的电子屏幕上。

“目前这家工地已经采集了100多名工人的人像信息,工人进出铁门时,只需要1秒钟的时间,就可以完成打卡,打卡的同时,铁门自动打开。工人一天打卡四次,铁门内也有一个摄像头,记录工人离开的时间。”负责该系统的技术人员解释。

之所以在建筑工地采用智能人脸识别技术,技术人员介绍,这是因为工人的工资是按时间来结算的,“人脸打卡”能够更加准确。

和普通的“人脸打卡机”不同,该工地的工人在打卡时,不需要站在特定的人脸识别器前面,只需要站在普通的摄像头下即可,摄像机一次可以满足两名工人同时打卡,甚至可以设定成多人同时打卡,比普通的“人脸打卡机”速度更快。

已有政府机关使用“脸卡”

导报记者查询发现,实际上几年前,人脸智能识别已引起厦门政府部门和企业注意。

2011年,在集美区第二届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成果对接会上,厦门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侨大学签约,开发人脸识别技术在门禁系统中应用开发。2012年,厦门市政府“双百人才计划”中,重点引进了一家专业从事人工智能视觉识别技术的高科技公司。

在应用上,导报此前报道,厦门保障房虎仔山庄小区于今年开始正式使用“人脸门禁”,目前已经扩展到高林保障房的几幢新交楼房。

对于这一新事物,有政府机关也在使用,采用“人脸打卡”考勤,不过,使用的是普通的“人脸考勤机”,人需要站在一个小小的考勤机前照相。

与此同时,在软件园一家科技公司里,“人脸打卡”使用了一段时间,该公司的负责人走到门口,在门外稍微停顿,头顶的摄像头辨别他的身份,自动开门。

银行打算推出“人脸支付”

可以预见,今后用手机上网购物、到银行办事,同样可以实现“刷脸”,减少诈骗。

目前,厦门有银行在尝试“人脸服务”。正在装修的一家银行支行,在理财室、贵宾室安装了人脸视频系统,既可以对客人的身份进行验证,又能为贵宾提供良好的服务。“传统的柜台业务需要有一些身份验证,依靠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的判断,现在等于有了双重保障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解释。

和中科院的研究相似,厦门的一家科技企业和银行合作拟推出“人脸智能支付”方式。“人脸支付可以区别出是假的‘人脸’,剔除出照片和视频,辨别银行卡主人的脸。”这家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介绍。

一些代表未来趋势的探索,正在金融业界悄悄进行。比如,在ATM上增加视频功能,把要在银行柜台上查看身份证和本人的业务,改到机器上操作;信用卡的开卡,通过在线视频比对人脸验证;保险理赔,也通过在线拍摄人脸,完成理赔流程。

此外,其它领域也在使用。已经有人脸识别的手机软件应运而生,一款名叫“瑞为人脸锁”的软件,可以安装在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上……

名词解释

人脸识别技术

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,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,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,如果存在人脸,则进一步给出每个脸的位置、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,并依据这些信息,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,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,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。

人脸识别技术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,可以用在门禁考勤,电子护照及身份证,公安、司法、刑侦,银行自助服务,计算机、手机、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方面。

图文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