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旬老人一身土楼营造技艺难觅传人
- 传媒中国
徐松生,龙岩永定人,今年61岁,满头白发,眼角布满皱纹,慈祥如邻里爷爷。他出生在永定土楼余庆楼,7岁迁居藩庆楼,后从事土楼建造近40年。
而今,他住在钢筋水泥搭建的“洋房”里,可心里总还念叨着那住土楼的日子。年过六旬的他,老来孤独,最近心里又出现了一丝凝重。
自2002年维修广东省花萼楼后,徐松生就再也没承接到与土楼有关的建筑工程。他告诉导报记者,作为国家的非遗传承人,虽然身怀绝技,却没有用武之地,还面临着技艺失传的尴尬,心里非常失落。
童年:土楼情缘父辈传承
徐松生告诉导报记者,小时候,村里最大的土楼住着400余人,热闹非凡,“住在土楼里特别幸福,每到吃饭时间,孩子们就爱拿着盛满饭的碗,到各家串门,吃‘百家菜’”。
那时,父亲和叔叔是当地建造土楼的名师傅。耳濡目染,徐松生对土楼营造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文革期间,年仅14岁的徐松生,便随父参建了下洋镇的四层方楼——红阳楼。凭借兴趣、天赋和勤学精神,20岁的徐松生便精通了土楼营造技艺。
徐松生承建的土楼,设计合理、质量可靠,不久便深受人们赞扬和欢迎,先后承建月流村江屋(圆形两层土楼)、初溪村善庆楼(圆形三层土楼)、暗佳村初撰楼(方形三层土楼)、初溪村恒庆楼。前后由他设计、施工、维修的土楼,大小共有十余座。
土楼:临危受命声名鹊起
2001年,历史悠久的“家族之城”集庆楼,因年久失修,面临倒塌。徐松生“临危受命”,承接了维修任务。
集庆楼整楼采用木构架,全靠榫头工艺搭接,不仅看不到外连接,还没有一枚铁钉。徐松生依靠过人的本领和悟性,凭借惊人的土楼营造技艺,克服向心力的压力,通过矫正和更换蛀蚀的立柱,成功避免了整楼倒塌的危险。他还通过更换梁檩椽瓦、楼梯楼板,使得维修后的集庆楼,面貌焕然一新。
2002年,广东省客家土楼花萼楼情况危急,当地聘请众多师傅皆维修无果,最后找到徐松生。徐松生在探查坍塌原因后,提出了设计和承修方案,并带着他的施工队按照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运用独创的“楔形夯法”,使花萼楼的维修达到了极高的水准。5个月后,花萼楼重新对外开放。
声音:一身技艺难觅传人
2006年,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。2008年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永定客家土楼名扬天下,随之而来的旅游热更是日趋火爆。
然而,随着土楼越来越受政府的重视和保护,越来越多人选择搬离土楼,越来越少人愿意再建土楼。徐松生的土楼营造技艺,成了“屠龙”之术,难再有施展的平台。“现在,和我一样懂得土楼营造技艺的人,已经没有几个了,而且大多都上了年纪,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岁,真怕这项技艺会就此失传。”徐松生长叹一口气。他曾带过几十个徒弟,但现在全都转了行,“因为建造土楼,很辛苦又没钱赚,每天风吹日晒,很少人吃得了这种苦,加上市场空白,都不愿意学”。“土楼营造技艺若是哪天消失了,这对土楼保护来说将会是个大问题。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介绍,让更多人对土楼、土楼营造技艺感兴趣。只要有人愿意学,我会毫无保留教他。”徐松生说。
如有市场,传承不是问题
永定县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,福建土楼得到国家文物局高度支持,县里也成立了“古建筑保护公司”,具有一级资质,能维修全国重点文物(限土楼)。但目前,县里还未实质性地开展关于土楼营造技艺的培训,愿意传承这门技艺的接班人,更是寥寥无几。
对于徐松生这种民间的技艺传承人,永定旅游公司沈先生告诉导报记者,这种靠“手把手”技艺传承,公司尚处于空白,没有相应举措。而徐松生说,省文化部虽然每年会给“国家非遗传承人”发放1万元的“传承经费”,但这对技艺的传承帮助有限。
永定县文物局透露,“古建筑保护公司”后期将会成立一种松散的企业组织,在业务上和这些非遗的传人进行合作,至于技艺如何传承,还是需要看个人选择。不过,如果有市场,相信技艺的传承不会是个问题。